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和义学苑 > 行业前沿

第1期
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进展
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进展
11月08日 13:15-18:00
报告嘉宾

左真涛/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24年11月8日,生命科学重大设施平台开放共享系列沙龙第2期活动——“让大脑描绘未来”脑科学主题产业沙龙,将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小报告厅举办。
第1期
脑连接图谱技术平台的三维技术体系建设
脑连接图谱技术平台的三维技术体系建设
11月08日 13:15-18:00
报告嘉宾

韩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第1期
基于神经科学的植入式脑机接口及其应用
基于神经科学的植入式脑机接口及其应用
11月08日 13:15-18:00
报告嘉宾

刘冰/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第1期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brain function stud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brain function study
11月08日 13:15-18:00
报告嘉宾

谢肇恒/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 教授

北京大学

第1期
交流讨论环节
交流讨论环节
09月27日 20:45-21:30
报告嘉宾

董骧/副总裁

纳通科技集团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拟联合生物陶瓷分会举办以“生物活性玻璃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就生物活动玻璃的研发展开讨论。
第31期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调控软硬组织再生与功能重建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调控软硬组织再生与功能重建
09月27日 20:25-20:45
报告嘉宾

潘浩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30期
硅酸盐生物玻璃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硅酸盐生物玻璃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09月27日 20:05-20:25
报告嘉宾

常江/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29期
磷硅酸盐生物玻璃的制备技术难点
磷硅酸盐生物玻璃的制备技术难点
09月27日 19:45-20:05
报告嘉宾

邱东/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28期
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玻璃原料工业化生产面临的挑战
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玻璃原料工业化生产面临的挑战
09月27日 19:25-19:45
报告嘉宾

王德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27期
生物活性玻璃的产业化探索路径
生物活性玻璃的产业化探索路径
09月27日 19:05-19:25
报告嘉宾

陈晓峰/材料学院生物材料系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一类新型硅基非晶态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特性,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生物医用陶瓷及玻璃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组织替代、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加载更多
咨询合作
融资及产业化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