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械研究 > 行业分析

重组胶原蛋白4——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28 09:21:01浏览次数:
【临床分类】 【应用领域】 【作者】和义广业
加入收藏

 

导 读

和义广业【行业分析】之重组胶原蛋白,本篇主要从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医美针剂、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规模分析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

本篇共 1653 字,阅读时间预计 2 分钟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技术以及生物药物缓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疗健康等方面拥有众多潜在应用前景,包括组织再生、器官修复重建、高端药用辅料等。胶原蛋白主要应用领域如下表所示:

无论重组还是天然胶原蛋白路径,行业龙头厂商大多采取一体化布局,即涉及原料供应、制备加工到产品应用全流程,以更好把控技术标准和控制生产成本。其中,上游和中游的原料和生产端壁垒较高。

 

  • 从上游原料看,胶原蛋白原料类型、结构和提取路径多样,使得厂商之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 从中游生产看, 在通过发酵和分离纯化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或者通过酸法、酶法制备天然胶原蛋白过程中,均存在一定技术壁垒;
  • 下游产品基于公司产品定位,应用多样;

图片

图 胶原蛋白产业链1

截至2021年,按零售额计算,中国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为173.8 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路径的渗透率为 37.7%。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至2027年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1738亿元,2022-2027年增速CAGR 为34.3%。其同时预计重组胶原蛋白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至2027年有望提升至 62.3%。

 

图片

图 2017-2027E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技术路径市场规模细分(按零售额计)

 

(一)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市场规模

 

生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带动了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最近几年快速增长。按零售额计算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人民币13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4%。基于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从2017年的人民币16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8%。

 

由于重组胶原蛋白比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具有明显的优势,从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的渗透率从6.3%增至14.9%,预计将从2022年的17.6%进一步增至2027年的30.5%。此外,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人民币8.39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4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8%,并预计将进一步从2022年的人民币72亿元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6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0%2

 

图片

(二)医用敷料市场规模

 

随着皮肤修护需求的增长,中国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人民币67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0%。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用敷料在整个医用敷料市场的渗透率从2017年的5.2%增至2021年的18.5%,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26.1%。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人民币3.52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2%,并预计将从2022年的人民币72亿元进一步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2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8%。

 

图片

 

(三)医美针剂

 

注射医美作为一种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因其安全、恢复期短及价格实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透明质酸、肉毒毒素及胶原蛋白是常见的三大生物活性成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2021年按零售额计算,中国的注射医美市场的市场规模为424亿元,主要为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类,胶原蛋白类注射产品规模为37亿元,渗透率仅0.9%。此前胶原蛋白类注射正规产品主要为动物源类的胶原蛋白,2021年6月由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也获批上市,预计未来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

 

(四)生物医用材料

 

中国基于胶原蛋白的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人民币10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5%,并预计将从2022年的人民币44亿元进一步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1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1%。胶原蛋白生物材料比较宽泛,在骨修复、口腔骨缺损时使用的口腔膜、支架、外科可吸收缝线。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促进成骨细胞再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

[2] 资料来源:巨子生物招股说明书、弗若斯特沙利文

封面图来源: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官网,侵删
 
作者声明:感谢本文参考资料作者,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恰当之处还望包涵指正,资料内容侵删。
作者:和义广业

排版:大大怪

 

项目要求

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

一定技术壁垒

机构推荐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
政府项目
擅长领域:体外诊断,医用成像器械,其他
北京东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评估
知识产权
注册服务
擅长领域:
凯瑞泰科医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开发
动物实验
注册服务
擅长领域:口腔
北京宝丽永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评估
临床试验
注册服务
擅长领域:体外诊断,有源手术器械,医美
咨询合作
融资及产业化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