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和义广业【行业研究】之青光眼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本篇主要梳理了青光眼疾病概述分类、发病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
本篇共 2195 字,阅读时间预计 3 分钟
青光眼概述及分类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部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回顾》分析,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总患病率为1.5%~3.6%,约有920万人,其中55%至少单眼失明,18.1%双眼失明。部分患者发病急骤,可在数天、甚至几个小时内视力迅速下降至失明;也有患者毫无症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明1。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虹视等,严重威胁人们的视觉健康,同时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不可逆转失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视力丧失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7,600万人患有青光眼,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到1.12亿人2。
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
(1)原发性青光眼是指病因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的一类青光眼,多数是由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或者遗传因素所引起。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和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这里面的“角”是指房角,即角膜和虹膜之间的夹角。
(2)继发性青光眼是指由眼部及全身疾病所引起的青光眼,病因较明确。
(3)先天性青光眼是指胎儿发育时期房角结构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房水引流功能而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大多是患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青光眼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急性或慢性关闭引起的一组眼压增高、继而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损伤、视野缩小并逐渐致盲的疾病。其多发生在 40 岁以上,以 50~70岁为主,30 岁以下很少发病;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正常女性的前房角偏窄的解剖结构有关3。目前,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为1.79%,40岁以上患者占2.5%,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为3∶1,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其致盲率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 2.5倍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分为单纯瞳孔阻滞型、单纯非瞳孔阻滞型及混合型三种。
单纯瞳孔阻滞型是房角关闭的主要因素。房水生成进入后房,同时前房内的房水经由前房角处的小梁网向眼外引流,造成前后房之间出现压力差,生理情况下就会顶推虹膜的瞳孔缘离开晶状体表面,使得房水流入前房,压差得到平衡。生理性瞳孔阻滞指的就是瞳孔与晶状体的这种相对位置,如果虹膜括约肌与晶状体前囊膜紧密接触就有可能导致病理性瞳孔阻滞,造成生理状况下产生的房水,从后房越过瞳孔流向前房的阻力增加,进而使得虹膜后面的压力也随之增高。在易感个体,这个异常升高的压力就会推动相对组织薄弱的周边虹膜向前膨隆,从而关闭房角,堵塞小梁网,导致房水向外流动中断,眼压升高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慢性眼病,其特征是眼内压力(眼压)持续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视野逐渐缩小。POAG分为两种类型:高眼压型和正常眼压型(NTG)。高眼压型POAG的眼压超过正常范围,而NTG的眼压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仍然出现视神经损伤。
由于对POAG定义及检查方法不同,因此存在发病率估计的较大差异,大多资料表明POAG患病率为1.5-3%,WHO资料(2009年)显示全球平均患病率是(2.6±0.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占全世界青光眼病例的70%左右, 且患病率一直在增加,更多见于白种人,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于亚非国家。POAG换着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当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视力模糊、眼胀、头痛、鼻根部疼痛等症状。晚期双眼视野都缩小时可有行动不便和夜盲等现象出现。
如上图所示患者的房角虽然是开放的,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小梁网引流功能下降,房水排出的速度小于生成的速度,就会造成眼内房水增加导致眼内压缓慢上升。
传统青光眼治疗手术
1 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TRAB) 作为经典的传统滤过性手术,是临床青光眼医师必须掌握的术式之一。 小梁切除术被认为是青光眼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可以用于开角型和闭角型患者,是目前最经典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以用于开角型和闭角型患者。在剥离的巩膜瓣下切除部分小梁或角膜组织,形成人工窦道,将房水引流到结膜下,巩膜瓣起到房水限流的作用,以减少术后低眼压及浅前房的发生。手术中调节缝线的应用使房水的流出变得更加可控。手术后,在眼睛的上部可以看到白色的小水泡/疤痕,被称为“气泡”。在大多数情况下,气泡将被上眼睑覆盖不会被看见,除非眼睑回缩。
2 引流阀植入术
依靠人工引流装置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从而达到降眼压目的的手术,其引流装置主要包括 Ahmed 引流阀。Ahmed引流阀内的硅胶瓣膜可限制房水流出量而能更精准地控制眼压。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将 Ahmed 引流阀应用于 POAG 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降眼压效果,而且可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其短期并发症包括一过性低眼压、前房积血及前房炎症等。
FP7/8型,使用硅胶制造, FP7型适用于成人和FP8型适用于小儿。可以实现对眼压的智能化调控:前房压力≥10mmHg时,阀门开启;前房压力<10mmHg时,阀门关闭。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组主任张恒丽主任医师
【2】STEIN J D, KHAWAJA A P, WEIZER J S. Glaucoma in Adults-Screening,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 Review[J]. JAMA, 2021, 325(2): 164-174.
【3】林思耕, 林舟桥, 梁远波.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致盲率 [J]. 国际眼科纵览 , 2018, 42(2): 73-77.
【4】绳伟东. 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9(23): 254-255.
【5】肖亮,梁亮.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8(02):131-134.
声明:以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作者:DU
排版:壹万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义广业创新平台
更多医械行业分析,欢迎关注和义广业创新平台公众号,回复“行研资料”,获取往期行研汇总包。旗下和义广业网(heyiguangye.com)作为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知识信息平台,提供投融资信息对接、产业化指导,并共享前沿信息、深度行研、法规标准、创新创业课程等资源。
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
一定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