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穿在身上的机器人
2023年10月19日上午,中国残疾人游泳队队员何军权、攀枝花米易县的“无臂男孩”彭超,分别穿戴程天科技自研自产的智能助力外骨骼完成了在建德站第88棒和富阳站第4棒的火炬传递。
这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具有流线型的设计,配合腰部、腿部可调节支架以及穿戴系统设计,能完全贴合人体身材,穿戴舒适,而且灵活度高。把“机器人”穿在身上,可以将人体的感觉、思维、运动等器官与机器的感知系统、智能处理中心、控制执行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改善人体物理机能及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程天科技智能助力外骨骼针对下肢功能障碍人群设计,集成人工智能、机器人、人体工程学等技术应用,为穿戴者提供动作矫正、伤病恢复、运动保护与提升助力,帮助穿戴者安全规范地完成之前难以做到的动作。智能助力外骨骼整体采用流线型产品设计,应用高科技材料,配合腰部、腿部可调节支架,使机器人设备贴合身材。腰部搭载火炬适配器,辅助火炬手完成火炬传递。
02 脑波控制的智能仿生手
10月22日晚,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正式开幕上,中国代表团游泳队的徐佳玲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登场。她穿戴BrainCo智能仿生手,在火炬塔前,徐佳玲用“意识”对仿生手进行操控,大拇指内收,五指并拢后稳稳地与“桂冠”交握。随后,她稳步走到火炬塔前,俯身点火。
能抓、捏、握,徐佳玲“穿”的智能仿生手有多神奇?
智能仿生手则和传统的机械结构假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智能仿生手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采用了非侵入式生物电感应电极,采集使用者皮下肌电神经电信号,精细识别运动意图,使上臂截肢用户像控制自己原本的手一样,精确地控制每根手指的运动速度和位置,能完成各种交互姿势,正因如此,徐佳玲得以在握持火炬时更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穿戴脱卸只需要几秒钟便可完成,充满电后可使用10小时以上,而价格只有传统进口智能假肢的五分之一。
目前,徐佳玲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开始使用和适应智能仿生手了。接下来,工程师团队将帮助她恢复残肢的力量与神经通路的重新建立,改善肢体的健康状况,让她能够更好地使用智能仿生手运动、生活。
03 康复训练机器人
亚残运村的智能康复设备利用情景互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更为运动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这款康复训练机器人,设计贴合人体工学,能够针对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机器人带动下进行训练,系统会记录各项数据,自动生成专业复健分析报告,为进一步的深入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04 智能仿生腿
智能仿生腿与智能仿生手有些类似,技术实现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仿生腿可以结合内置传感器系统,经过算法处理后转化为指令,控制液压系统,针对性地实时匹配使用者当前的运动状态。
“它具有学习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健侧腿在做什么动作,它就可以学习、模仿,实现步态跟随。”亚残运村维修中心主管朱华山介绍,“比如残障人士想要滑雪,健侧腿做出滑雪动作,智能仿生腿就能感受到这些动作,进入滑雪模式。想跑步就能跟随跑步,想走路就能跟随走路,功能丰富,非常方便。”
05 会“读心术”的头盔
曼安智能的MindAngel(心灵天使),像一个头盔,会“读心术”。
戴上这个头盔,它就能读出你在想什么,再把指令转化给如电视、空调等第三方设备,从而实现“用意念控制物体”。举个例子,残障人士坐在轮椅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想着“我要吃苹果”,正在逛超市的家人或者朋友就能在手机上收到他“发”出的短信。
另外,残障人士还可以用意念移动轮椅,去开空调、转台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个“意念头盔”也能读取聋哑人想说的话,通过音响设备,实现与人交流。
结尾:
除了这些硬核“黑科技”之外,亚残运村里还有许多高科技辅具。人工耳蜗、人工视网膜、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液压踝碳纤脚板、手语翻译软件、智能动力碳纤小腿假肢、气动式手指训练仪、上肢智能外骨骼训练仪……随着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肌电神经信号等领域的不断进步,高科技辅具为残障人士带来的帮助和惊喜,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文章封面图来自新华社,记者徐昱
排版丨大大怪
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
一定技术壁垒